

热门搜索:
实验室污水综合处理设备原理
实验室污水综合处理设备是现代科研机构的环境保护设施,其..学校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基本原理
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,实验室已成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..pcr实验室污水处理要求
PCR实验室作为进行基因扩增实验的关键场所,其产生的污水具..pcr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有哪些
PCR实验室作为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场所,其产生的污水含有病..pcr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
PCR实验室作为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场所,其产生的废水中含有DN..纳滤水处理设备特点
纳滤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介于滤和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技术,..纳滤水处理设备规范
纳滤水处理设备作为一种的水处理技术,近年来在饮用水净化..纳滤处理工艺的原理
纳滤处理工艺是一种介于滤和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技术,凭借..纳滤水处理设备原理
纳滤水处理技术作为介于反渗透和滤之间的膜分离技术,自20..水处理纳滤膜的作用
水处理纳滤膜是一种介于滤和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技术,其孔..
小型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是科研机构、高校实验室以及医疗机构等场所的环保设备,其功能是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化学试剂、重金属、物等污染物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,确保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。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实验室安全意识的提升,这类装置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,技术也在持续迭代。

一、工作原理:多技术协同实现净化
小型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的原理是通过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方法的组合,分阶段去除污染物。典型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:
1. 预处理阶段
废水经过格栅或筛网过滤,去除大颗粒悬浮物。部分装置会增设调节池,均衡水质水量。对于含油废水,可能采用气浮技术分离油脂。
2. 化学处理单元
中和反应:通过投加酸(如盐酸)或碱(如氢氧化钠)调节pH值至6-9的排放标准范围。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pH并自动加药。
氧化还原:针对含物、铬酸盐等有毒物质,采用次、亚铁等试剂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,将其转化为低毒形态。
混凝沉淀:添加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(PAM)等混凝剂,使胶体颗粒脱稳形成絮体,随后通过斜板沉淀池分离。
3. 深度处理技术
活性炭吸附:对难降解物(如苯系物)具有强吸附能力,饱和炭可通过热再生重用。
膜分离技术:滤(UF)或反渗透(RO)膜可截留分子量大于100 Da的污染物,出水水质接近纯水标准。例如某型号装置采用卷式RO膜,脱盐率达95%以上。
氧化:紫外光催化(UV/TiO₂)、芬顿试剂(Fe²⁺+H₂O₂)等技术可降解、染料等顽固物。
4. 与排放
末端通常设置紫外线器或次投加装置,确保粪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达标。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于冲洗或绿化,也可接入**管网。
二、技术分类与典型装置对比
根据处理规模和技术路线,主流设备可分为三类:
1. 一体化移动式设备
权坤推出的智能型实验室废水处理,占地仅2㎡,日处理量0.5-3吨,集成pH调节、混凝、膜过滤等功能模块,适用于中小型实验室。其优势在于即插即用,但膜组件换频率较高。
2. 模块化组合系统
针对复杂水质(如同时含重金属和溶剂),可采用“预处理+特种树脂吸附+电化学氧化”的定制化组合。
3. 生物强化装置
近年出现的MBR(膜生物反应器)技术,将活性污泥法与滤膜结合,COD去除率过。
三、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
1. 高校科研实验室
化学实验室安装的废水处理系统,专门处理含DMF、四氢呋喃等溶剂的废水,通过蒸馏回收+活性炭吸附工艺,溶剂回收率可达70%,年节省试剂采购费用50万元。
2. 医疗机构检验科
PCR实验室的含病原体废水处理需求激增。采用“高温+化学”双保险工艺,处理后的废水无活病毒检出,符合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8466-2005)。
3. 三方检测机构
实验室针对重金属废水,配置了在线监测-自动加药系统,当检测到铜离子标时,硫化钠加药泵立即启动,确保出水铜浓度<0.5 mg/L。
手机网站

微信号码
地址:江苏省 南京 六合区 葛塘街道 晓山路609号
联系人:万亮先生(经理)
微信帐号:189129257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