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搜索:
产品描述
纳滤设备的介绍:
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分离技术。纳滤膜的特性及其特的分离特点,高分子纳滤膜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的制备原理、制备要点,国内外纳滤膜在生产研究方面的进展,以及当前已商品化的几种主要的纳滤膜的材质。纳滤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,指出今后的发展将着重于传质机理、新的膜材料及集成工艺开发等方面。
纳滤膜的定义及种类:
纳滤(NF)膜早期称为松散反渗透(Loose RO)膜,是80年代初继典型的反渗透(RO)复合膜之后开发出来的。NF膜介于RO与UF膜之间,对氯化钠(NaCl)的脱除率在50%~90%之间,RO膜几乎对所有的溶质都有很高的脱除率,但NF膜只对特定的溶质具有高脱除率; NF膜主要去除直径为1纳米(nm)左右的溶质粒子,截留分子量为100~1000,在饮用水领域主要用于脱除三卤甲烷中间体、异味、色度、农药、合成洗涤剂,可溶性**物、钙、等硬度成分及蒸发残留物质。
纳滤膜设备应用:
纳滤分离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电子、食品和医药等行业,诸如超纯水制备、果汁高度浓缩、多肽和氨基酸分离、抗生素浓缩与纯化、乳清蛋白浓缩、纳滤膜-生化反应器耦合等实际分离过程中。与超滤或纳滤相比,纳滤过程对单价离子和分子量低于200的**物截留较差,而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及分子量介于200~500之间的**物有较高脱除率,基于这一特性,纳滤过程主要应用于:
1. 水的软化、净化——主要用于饮用水中脱除Ca、Mg离子等硬度成分、三卤甲烷中间体、异味、色度、农药、合成洗涤剂,可溶性**物及蒸发残留物质;
2. 物质的分离、分级——染料、抗生素、多肽、多糖等物质分离、分级浓缩;
3. 生物工程浓缩、提取——生物工程(胶质、酶)产物的浓缩、提取、脱色和去异味等;
4. 工业废水处理:制糖,制浆造纸,电镀,机械加工以及化工反应催化剂的回收等行业的废水处理;
纳滤设备主要指标:
1.脱盐率和透盐率
脱盐率=(1–产水含盐量/进水含盐量)×,通过纳滤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可溶性杂质浓度的百分比,平均脱盐率≥70%。
透盐率=%–脱盐率,进水中可溶性杂质透过膜的百分比。
2.产水量(水通量)
产水量——指纳滤系统的产能,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,单模块0.25-50吨/小时(加仑/天)。
渗透流率——渗透流率也是表示纳滤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。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,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(GFD)表示。过高的渗透流率将导致垂直于膜表面的水流速加,加剧膜污染。
3.回收率
回收率=(产水流量/进水流量)×,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。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,是基于预设的进水水质而定的。回收率根据系统大小及水质来设计,一搬介于50-75%之间。
4.影响因素
4.1.进水压力对纳滤膜的影响
进水压力本身并不会影响盐透过量,但是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纳滤的净压力升高,使得产水量加大,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变,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,降低了透盐率,提高脱盐率。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,由于过高的回收率,加大了浓差较化,又会导致盐透过量增加,抵消了增加的产水量,使得脱盐率不再增加。
4.2.进水温度对纳滤膜的影响
纳滤膜的物料(水电导)透过率对进水水温的变化,随着水温的增加水对通量也线性的增加,进水水温每升高1℃,产水量就2.5%-3.0%;(以25℃为标准)。
4.3.进水PH值对纳滤膜的影响
进水PH值对产水量几乎没有影响,面对脱盐率有较大影响。PH值在7.5-8.5之间,脱盐率。
4.4.进水盐浓度对纳滤膜的影响
渗透压是水中所含盐分或**物浓度的函数,进水含盐量越高,浓度差也越大,透盐率上升,从而导致脱盐率下降。
手机网站
微信号码
地址:江苏省 南京 六合区 葛塘街道 晓山路609号
联系人:万亮先生(经理)
微信帐号:189129257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