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水系统原理
2025-11-04 浏览次数:128次
纯水系统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的水处理技术,其目标是通过物理、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杂质、离子、微生物等污染物,终获得符合特定纯度要求的水。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,纯水系统可分为家用、医用、工业用等多个类别,但其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具有高度一致性。

纯水系统的在于“逐级净化”,通过多级过滤和分离技术实现水质提纯。其中关键的技术是反渗透(RO),其原理基于半透膜的选择性渗透特性。当原水在高压(通常为4-15公斤)下通过RO膜时,水分子能够穿透膜孔,而溶解盐、胶体、物及微生物等杂质因粒径大于膜孔径(约0.0001微米)被截留,从而实现分离。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可达95%-99%,是制备纯水的环节。
除反渗透外,纯水系统通常还结合以下技术:
1. 预处理阶段:包括砂滤、活性炭吸附和精密过滤,用于去除悬浮物、余氯及大分子物,保护后续RO膜免受污染。
2. 离子交换:通过树脂床吸附水中残余的离子(如Ca²⁺、Mg²⁺),进一步提升水质,常用于实验室纯水系统。
3. 电去离子(EDI):将离子交换与电场作用结合,*化学再生即可连续产水,常见于工业高纯水制备。
二、组件与工艺流程
预处理单元: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泥沙,活性炭罐吸附氯和物,精密过滤器(5微米)截留微小颗粒。
高压泵与RO膜组:提供驱动压力(通常6-10bar),使水分子透过RO膜,浓水侧杂质则被排放。
后处理单元:根据需求可选紫外线器、臭氧发生器或抛光混床树脂,确保水质无菌且电阻率达18.2 MΩ·cm(纯水标准)。

三、分类与应用场景
1. 家用纯水系统:通常为单级或双级RO结构,搭配储水罐,出水可直接饮用,TDS值(总溶解固体)控制在50ppm以下。
2. 工业纯水系统:如电子行业清洗晶圆需电阻率≥15 MΩ·cm,常采用“RO+EDI+抛光混床”工艺;锅炉补给水则需去除硅和硬度离子以防结垢。
3. 医用系统:要求高,需定期进行巴氏或化学清洗,防止生物膜滋生。
四、选型与维护建议
用户需根据水质报告(如硬度、COD值)选择系统配置。日常维护中,定期换滤芯(PP棉每3-6个月,RO膜2-3年)、化学清洗膜组件(使用柠檬酸或EDTA溶液)是关键。工业系统还需监测SDI(污染指数)以评估预处理效果。

总结而言,纯水系统通过多技术协同实现了从普通自来水到高纯水的跨越,其原理虽复杂但模块化设计使其易于适配不同场景。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和科技进步,、低碳的纯水技术将成为行业主流。
jsqkspw.b2b168.com/m/
555982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