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处理系统工艺
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目标是通过物理、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,使其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。
污水处理通常分为三级处理阶段,每一阶段针对不同污染物进行针对性去除。
1. 一级处理(物理处理)
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,包括格栅、沉砂池和初沉池等单元。
格栅:拦截较大固体杂物(如树枝、塑料等),分为粗格栅(间隙20-50mm)和细格栅(间隙5-10mm)。
沉砂池:去除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(如砂砾),防止后续设备磨损,常见类型有旋流沉砂池和平流沉砂池。
初沉池:通过重力沉降去除约50%-60%的悬浮物(SS)和20%-30%的污染物(BOD5),停留时间一般为1.5-2小时。
2. 二级处理(生物处理)
是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降解污染物和部分氮磷营养物,主流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等。
活性污泥法:污水与回流污泥在曝气池中混合,微生物分解物后进入二沉池分离。
生物膜法: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,如生物滤池、生物转盘(RBC)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(MBBR),适用于中小规模处理。
3. 三级处理(深度处理)
进一步去除难降解物、氮磷及微量污染物,常用技术包括:
过滤:砂滤、活性炭吸附等去除细小颗粒。
:紫外线、氯剂或臭氧杀灭病原体。
氧化:如芬顿试剂、光催化降解持久性物。
膜分离:滤(UF)、反渗透(RO)用于再生水制备。
jsqkspw.b2b168.com/m/
555982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