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膜分离设备结构及应用
实验室膜分离设备作为现代分离技术的重要工具,凭借其、节能、环保等优势,在化工、、食品、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其结构由膜组件、泵系统、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组成,通过选择性渗透原理实现物质的分离、纯化和浓缩。
一、设备结构与组件
1. 膜组件
膜组件是设备的部分,根据材质可分为膜(如聚砜、聚)和无机膜(如陶瓷、金属氧化物)。按结构形式又分为:
平板膜:由多层膜片叠加而成,易于清洗但装填密度低,适用于小规模实验或高粘度流体。
中空纤维膜:由数百根细如发丝的纤维束组成,比表面积大、通量高,常用于水处理和气体分离。
卷式膜:将膜片与导流网卷绕成螺旋状,结构紧凑,适合大规模工业化预处理。
管式膜:抗污染性强,适用于含悬浮物的液体分离,如果汁澄清或废水处理。
2. 驱动系统
主要包括进料泵、循环泵和真空泵。离心泵多用于低压反渗透(RO)和滤(UF),而柱塞泵则适用于高压纳滤(NF)过程。变频技术的应用可调节流量与压力,降低能耗。
3. 控制系统
现代设备集成PLC或触摸屏控制,实时监测跨膜压差(TMP)、温度、pH值等参数。
4. 辅助单元
预处理系统:包括过滤器、软化装置,用于保护膜免受颗粒物或结垢污染。
清洗装置:采用化学清洗(如NaOH溶液)或物理反冲,延长膜寿命。
储液罐与管路:材质需耐腐蚀,如316L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(PTFE)。
二、工作原理与技术分类
膜分离基于筛分、溶解-扩散等机制,按孔径大小可分为:
微滤(MF):孔径0.1~10微米,用于细菌去除或细胞培养液收获。
滤(UF):截留分子量1~1000 kDa,可分离蛋白质或多糖。
纳滤(NF):脱除二价离子,在制药中用于浓缩。
反渗透(RO):孔径<1纳米,实现海水淡化或高纯度水制备。
三、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
1. 生物医药领域
疫苗纯化:中空纤维滤系统可快速去除宿主细胞蛋白,替代离心法。
血液透析:聚醚砜膜模拟肾小球功能,尿素等小分子毒素。
2. 食品工业
乳品加工:陶瓷膜技术替代巴氏,保留乳铁蛋白活性。
果汁澄清:管式膜设备处理桃汁,浊度降低至0.5 NTU以下。
3. 环保工程
电镀废水回用:卷式RO膜实现镍离子回收率>95%,废水近零排放。
垃圾渗滤液处理:(碟管式反渗透)系统耐受高COD负荷。
4. 实验室研究
小型化设备可用于纳米材料筛分、脂质体粒径控制等课题。例如,石墨烯氧化物溶液通过切向流过滤(TFF)实现单层分离。
jsqkspw.b2b168.com/m/
555982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