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膜分离设备有哪些常见的类型

2025-05-14 浏览次数:5


膜分离设备作为现代工业中的分离技术,凭借其节能、环保和选择性高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水处理、食品加工、生物医药、化工等领域。其原理是利用特定材质的薄膜,在外界能量(如压力、浓度差、电场等)驱动下,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、纯化或浓缩。

202503031347096089144.jpg
一、按分离精度分类的膜技术
1. 微滤(MF)膜
孔径范围在0.1~10微米,主要用于截留悬浮颗粒、细菌和大分子胶体。例如,饮用水处理中去除浊度,或发酵工业中菌体分离。微滤膜材质多为聚丙烯(PP)、聚偏氟乙烯(PVDF)等,操作压力通常0.3 MPa,属于低压膜技术。
2. 滤(UF)膜
孔径小(0.001~0.1微米),可分离蛋白质、病毒等大分子物质。在乳制品加工中用于脱脂牛奶的浓缩,或电泳涂装废水回收涂料。其典型材料包括聚砜(PS)、聚醚砜(PES),操作压力为0.1~0.5 MPa。
3. 纳滤(NF)膜
孔径约1~10纳米,能截留二价离子和小分子物,同时允许部分单价离子通过。常用于硬水软化、染料脱盐等场景。纳滤膜多为复合材质,如聚酰胺薄层复合膜,操作压力需1~3 MPa。
4. 反渗透(RO)膜
分离精度(孔径<1纳米),可去除水中99%的溶解盐,是海水淡化的技术。其多层复合结构以聚酰胺为主,操作压力高达5~10 MPa。

202312050941131054554.jpg
 二、按驱动力和工艺分类
1. 压力驱动型
包括上述MF/UF/NF/RO,通过外加压力实现分离,占市场主流。
2. 电渗析(ED)
利用电场驱动离子透过选择性离子交换膜,适用于酸碱回收或食品脱盐。其部件为阴/阳离子交换膜组成的膜堆,能耗高压RO系统。
3. 渗透汽化(PV)
通过膜两侧蒸汽压差分离共沸物,如乙醇脱水。采用亲水性的聚乙烯醇(PVA)膜,过程中物料发生相变,适合传统蒸馏难以处理的体系。
4. 气体分离膜
如氮氧分离用的中空纤维膜(聚砜材质),或氢气回收的钯合金膜。其选择性取决于溶解-扩散机制,在石油化工中应用广泛。
20231205094113741694.jpg
三、按膜组件形式分类
1. 平板膜
结构简单、易清洗,适合高固含量流体,但装填密度低。用于实验室或小型污水处理系统。
2. 中空纤维膜
单位体积膜面积大(可达16000 m²/m³),抗污染性强。
3. 卷式膜
由平板膜螺旋卷绕制成,平衡了通量与占地面积,是工业水处理的主流选择,但易发生膜污染。
4. 管式膜
内径通常大于5mm,适合高粘度或含颗粒物料,如果汁澄清。虽然能耗较高,但可通过海绵球清洗实现长周期运行。



jsqkspw.b2b168.com/m/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: 55598240

联系人:万亮

联系电话:18912925729

top